ZetCode

行为驱动开发 (BDD)

最后修改于 2025 年 4 月 4 日

行为驱动开发 (BDD) 的定义

行为驱动开发 (BDD) 是一种敏捷软件开发方法,强调开发人员、质量保证人员和非技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它通过关注用户视角的系统行为,而不是技术实现细节,来扩展测试驱动开发 (TDD)。BDD 使用自然语言结构以所有项目参与者都能理解的格式定义需求和测试用例。该方法的核心是在编写代码之前,通过具体示例来定义预期的应用程序行为。这确保所有各方对需要构建什么以及为什么构建它有一个共同的理解。

BDD 起源于 2000 年代初,是为了应对 TDD 采纳中的挑战,特别是技术团队和业务团队之间的沟通差距。Dan North 通过使用领域特定语言正式化了该方法,以弥合这一差距。该方法围绕用户故事构建开发,其中验收标准以“给定-当-那么”格式编写。这些可执行的规范既是文档,也是自动化测试,创建了与项目一起发展的“活文档”。

BDD 的更广泛背景

BDD 存在于敏捷方法、领域驱动设计和面向对象编程的交叉点。它解决了软件项目中常见的痛点,例如需求被误解或沟通不畅。通过关注行为而非实现,BDD 将开发工作与业务目标相结合。这种方法在复杂的领域中尤其有价值,在这些领域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精确的沟通对成功至关重要。BDD 是对持续集成和迭代开发等其他敏捷实践的补充。

在现代软件开发格局中,随着团队寻求改进协作和减少返工的方法,BDD 已日益受到重视。它自然地融入 DevOps 工作流,其中来自 BDD 规范的自动化验收测试可以充当质量门。该方法影响了 Cucumber、SpecFlow 和 Behave 等各种工具和框架,这些工具和框架支持其实践。BDD 还通过让 QA 尽早参与需求定义来推广左移测试。这种整体方法可以生成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软件。

BDD 的核心原则

BDD 流程

BDD 流程遵循一个结构化的工作流程,从需求收集开始,到自动化验证结束。它首先由利益相关者讨论所需的功能,并通过具体示例定义验收标准。然后使用 Gherkin 等领域特定语言将这些示例形式化为可执行的规范。开发人员实现功能以使这些规范通过,而 QA 专业人员则确保测试正确验证了需求。对于每个新功能或行为,该周期都会重复,从而创建一个反馈循环,以保持需求和实现之间的一致性。

这个过程与传统开发不同之处在于,它提前进行了关于什么构成正确行为的对话。可执行的规范既是需求也是测试,消除了文档漂移。随着系统的发展,这些规范成为系统功能可靠的真实来源。持续的验证确保新更改不会破坏现有功能,同时提供关于功能完成情况的清晰指标。

阶段 活动 参与者
发现 识别功能,讨论示例,定义验收标准 产品负责人、开发人员、QA、业务分析师
表述 以“给定-当-那么”格式编写可执行规范 开发人员、QA、业务分析师
自动化 实现步骤定义,将规范映射到测试代码 开发人员、QA 自动化工程师
实现 编写生产代码以使规范通过 开发人员
验证 运行自动化测试,审查结果,优化规范 整个团队

BDD 的好处

BDD 提供了许多优势,可以解决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常见挑战。它通过使用共享语言显著改善了技术和非技术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这减少了由于需求不明确而导致的误解和返工。该方法还创建了“活文档”,该文档在系统发展时保持准确,解决了过时规范的问题。通过关注用户行为,BDD 确保开发工作与业务价值保持一致,而不是技术偏好。

另一个主要好处是通过具体示例讨论及早发现需求差距。BDD 规范的自动化特性提供了持续的回归测试,可以立即捕获中断性更改。这可以带来更高质量的软件,并减少生产中的缺陷。BDD 还促进了更好的团队协作和跨角色的质量共同拥有。该方法对具体示例的强调使得新团队成员的入职更容易,并为功能的完成提供了清晰的标准。

实施最佳实践

来源

行为驱动开发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行为驱动开发,探讨了它的定义、原则、流程、好处和最佳实践。这本全面的指南提供了在软件项目中有效实施 BDD 的知识。

作者

我的名字是 Jan Bodnar,我是一名充满激情的程序员,拥有丰富的编程经验。我自 2007 年以来一直在撰写编程文章,分享关于语言、框架和最佳实践的见解。迄今为止,我已撰写了 1,400 多篇文章和 8 本电子书,涵盖了从初学者教程到高级开发技术的各种主题。我拥有十多年的编程教学经验,致力于让复杂概念对学习者和专业人士来说都易于理解和实用。

所有测试术语列表。